国学杏林典籍学堂—若想心如明镜,必当饱读诗书。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
国学文化、国学古籍讲座、中医书籍、中医文化、中医书籍资料集合。
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,更多内容,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
(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–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—下载 既可!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)
自伏羲画卦、文王演易以来,《易经》就被看成经典中的经典,哲学中的哲学,智慧中的智慧。道学大师萧天石先生曾说:《易经》“由无入有,由简入繁,由无极而太极、而阴阳、而四象、而八卦、而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,以至于无穷之象,无穷之数,无穷之变,无穷之理,均可推而得之,籍而用之。由一本而万殊,由万殊而复归一本;本一而无穷”(萧天石:《道德经圣解》)。不仅如此,《易》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根源,为诸子百家之所祖。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,其中心思想无不以易为体,仅法易有别而已。儒法乾,道法坤。易之要在乾坤,以乾坤为门户。《系辞上传》曰:“乾坤其易之门邪。乾,阳物也;坤,阴物也。阴阳合德,而刚柔有体。以体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;其称名也,杂而不越,于稽其类,其衰世之意邪?”儒法乾,乾为纯阳之卦,法乾之“天行健”,而主“自强不息”,主先、主动、主上、主刚、主强、主进取,主张积极作为,是入世之学;道法坤,坤为纯阴之卦,法坤之“地势坤”,而主“厚德载物”,主后、主静、主下、主柔、主弱、主顺应,主张消极无为,功成身退,为出世之学。也就是说,儒家学说以周易中的第一卦乾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,立论乾卦刚健特性,以此推演出自己对人生、社会、国家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看法;而道家学说以坤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,立论坤卦厚德品性,以此推演出对人生、社会、国家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看法。然乾阳极而阴生,泰极而否至,物不可极,极则必反;坤阴极而阳生,无为而无所不为。儒道虽立论不同,然异曲而同工。“两家思想之所以相反而又能终相合者,不穷通乎《易》,便无以得其几微矣”((萧天石:《道德经圣解》)。及至现代,中国科学教育最权威高校之一——清华大学的校训“自强不息”、“厚德载物”也出自《周易》乾坤两卦卦辞,即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(乾卦),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(坤卦)。意谓:天(即自然)的运动刚强劲健,相应于此,君子应刚毅坚卓,愤发图强;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,君子应增厚美德,容载万物。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。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,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,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,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。事实上,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。(徐葆耕:《关于校训的解释》)。由此可见,《易经》对中华文化影响之巨大、之深远!
古有三《易》,曰“连山易”、日“归藏易”、曰“周易”。连山易属神农(也有认为属伏羲),归藏易属皇帝,周易属周。前二易已失传,独周易仅存,经孔子等人发扬光大而更加流光溢彩。周易是一部集理、象、数为一体的特殊的哲学著作。虽“《易》本为卜蓍而作”(《朱子语类》),其中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,其卦形、卦爻辞无不渗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,经孔子(孔子对周易的哲学提升主要见诸“十翼”,即《象上传》、《象下传》、《象上传》、《象下传》、《系辞上传》、《系辞下传》、《文言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)、王弼、朱熹、程颐等人的发展,已上升为体系完整的哲学著作,由此产生了专以阐释周易哲学大义为主要内容的“易理派”。而周易之要在理、象、数,其奇特之处、运用之妙几尽在其象数。离开象数,周易也就不再是周易,而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哲学著作了。因此,只有“易理”、“象数”相互参用、才能辨明周易大旨。南怀瑾先生也曾说:“理、象、数通了,就能知变、通、达,万事前知了”(南怀瑾:《易经杂说》)。就易理而言,可以说,各有各的理,正理只有一条,歪理可有千条(南怀瑾语,见《易经杂说》)。正如《系辞传》所说,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(智)者见之谓之知(智)。”然而周易的象数,却是科学,科学只有真理与谬误之分。
周易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深刻哲理性,周易的哲理性又依附在卦画的无穷变化上,而卦画的变化又是基于数的严密推演。因此,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,周易中还包含着其他哲学著作没有的以象、数为基本要素的特殊逻辑推演体系。《系辞上传》中就有专门阐释“大衍之数”的内容。辞曰:“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为二以象两,挂一以象三,蝶之以四以象四时,归奇于劫以象闰,五岁再闰,故再劫而后挂。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。天数五,地数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天数二十有五,地数三十,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。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。”这是对周易蓍筮推演程序的介绍,但具体如何断卦,则没有说明。其实,古今易学大师皆精于象数和筮法。孔子及其周易传人梁丘贺、丁将军、孟喜以及西汉的焦延寿、京房等,都是以善占而名流史册。仅以孔子为例,孔子晚年酷爱周易,常爱不释手,读《易》韦编三绝,还说“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。”意思是说,再给几年时间,就能够把周易融会贯通了。不仅如此,孔子还常常自筮。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中就记载孔子自筮情况。原文如下:
孔子常自筮,其卦得贲焉,愀然有不平之状。子张进曰:“师闻卜者得贲卦,吉也,而夫子之色有不平,何也?”孔子对曰:“以其离邪。在周易,山下有火谓之贲,非正色之卦也。”
意思是孔子常常自己占卦。有一次占得贲卦,脸色变得很难看,显示出不高兴的样子。孔子的弟子子张,走上前来问道:“我听说占卜得责卦,十分吉利。老师,您的脸色为什么显得不高兴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因为它偏离我意。在《周易》上,山下有火叫贲卦,不是正色的卦。”贲卦,内离外艮,《象·贲》曰:“文明以止”,也就是说内离明而外艮止。孔子本打算行道于天下,没有遇见乾龙等卦而得到贲卦,止以《诗》、《书》,所以不高兴。这一案例说明,孔子晚年学易以后非常看重占卦。
周易象数及占卦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,并派生出了门类繁多、异彩纷呈的各种流派,诸如八卦六爻、四柱命理、梅花易数、奇门遁甲、大六壬、小六壬、紫微斗数、铁板神数、手相、面相等。这些流派虽各具特色,各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预测技法,其皆根源于周易八卦。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曾总结不同历史阶段周易占卦方法的区别,说:“盖《易》之用代有阐明,而其别有三:伏羲以来察象,周用辞而兼重象,至西汉乃推本辞象而益以五行。五行明而筮道乃大备矣。是以汉之焦、京,魏晋之管、郭,唐之李淳风,宋之邵尧夫,其筮法之神奇,有非春秋太史所能望见者。则以春秋太史局于辞象,后之人能兼用五行也”(尚秉和:《周易古筮考自叙》)。也就是说,伏羲时期,占卦主要看卦象,以卦象推吉凶;周朝时期,虽也兼用卦象,但已重视根据卦爻辞判断吉凶;到西汉时期,已经把八卦和五行配合起来,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演预测。所以,才出现西汉焦延寿、京房,魏晋管骆、郭璞,唐朝李淳风,宋朝邵尧夫等人的神奇占筮技法。这些技法是春秋时期专管占筮的太史们所无法企及的。
本人青年时期开始拜师学习周易象数及术数,曾师从众多易学大师——在相学上得到曹宝件先生的亲传,并受手面相老师陈鼎龙先生的点拨;在风水上,得玄空派大师冯宝成先生的亲传,曾受三合派大师陈玉良先生、八宅派大师杨启能老先生的点拨;在八卦六爻上,有幸拜北京白云观掌门人震阳子为师,恩师把密不外传的八卦绝学——108阵法传授于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