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杏林典籍学堂—若想心如明镜,必当饱读诗书。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
国学文化、国学古籍讲座、中医书籍、中医文化、中医书籍资料集合。
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,更多内容,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
(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–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—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)
颅囟经原文翻译在线阅读,颅囟经pdf下载
颅囟经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《颅囟经》二卷,不着撰人名氏,世亦别无传本,独《永乐大典》内载有其书。考历代史志,自《唐·艺文志》以上皆无此名,至《宋·艺文志》始有师巫《颅囟经》二卷。今检此书,前有序文一篇,称王母金文,黄帝得之?天,秘藏金匮,名曰《内经》,百姓莫可见之。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云云。其所谓师巫,与《宋志》相合,当即此本。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,以王冰《素问注》第七卷内有师氏藏之一语,遂托名师巫以自神其说耳。其名颅卤者,案首骨曰颅,脑盖曰囟,殆因小儿初生,颅囟未合,证治各别,故取以名其书。首论脉候至数之法,小儿与大人不同。次论受病之本与治疗之术,皆极中肯綮,要言不烦。次论火丹证治分别十五名目。皆他书所未尝见。其论杂证,亦多秘方,非后世俗医所可及。盖必别有师承,故能精晰如此。《宋史·方技传》载,钱乙始以《颅囟经》著名,召至京师,视长公主女疾,授翰林医学。钱乙幼科冠绝一代,而其源实出于此书,亦可知其术之精矣。谨据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裒而辑之,依《宋志》旧目厘为二卷,俾不至无传于后焉。
原序
颅囟经卷上·脉法
凡孩子三岁以下,呼为“纯阳”,元气未散。若有脉候,即须于一寸取之,不得同大人分寸。其脉候未来,呼之脉来三至,吸之脉来三至,呼吸定息一至,此为无患矣。所言“定息”,呼气未出、吸气未入,定息之中又至,此是平和也。若以大人脉五至取之,即差矣。如此七至以上,即为有气;或脉浮如弓之张弦,此为有风,并可依后方合药治之一。或七至以下,此为冷候,亦宜依后方合药疗之。或诊候取平,或忽而不见,沉浮不定,伏益根平者,此为神鬼之病。且合求祟,续宜使药。或桃柳枝汤浴,煎饮子为使,一两颗桃心。
孩子脉呼吸十五至以上、三至以下,皆死矣。
颅囟经卷上·病证
初生小儿鹅口、撮噤,并是出胎客风着颅、脐,致有此。可以小艾灸三壮二及烙之愈。
初生小儿至夜啼者,是有瘀血腹痛,夜乘阴而痛则啼。 初生小儿一月内,乳痢如胶,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。
初生小儿一月内,乳痢如血,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。
初生小儿一月内,两眼赤者,是在胎之时,母吃灸煿、热面壅滞,气入胎中,熏儿脑所致也。 小儿温热,皆因从气热而搏胃气。然若下之,平气即愈,气虚则生惊而变痫。
小儿惊、痫,一从虚邪、客热相搏而生。其候当用补飬安和即愈,加以性冷及太过即死。
小儿哕、逆、吐,皆胃气虚,逆气客于藏气而作。当和胃飬气至如下冷即极。
小儿霍乱、吐逆,皆胃气与阴阳气上下交争而作,当用分和补药调飬即愈,余皆死。 小儿客忤无辜,皆因客入所触及暴露星月。小儿嫩弱,所以此候多恶。 小儿一、眼青揉痒,是肝疳;二、齿焦,是骨疳;三、肉色鼻中干,是肺疳;四、皮干肉裂,是筋疳;五、发焦黄,是血疳;六、舌上生疮,是心疳;七、爱吃泥土,是脾疳。
孩子肌肤肥实、皮肤白,无故烦渴,此自小你猛冲损肺,但依后方,内用“甘草人参合饮子”;若气急、甚胸胀起、鼻连眼下脸青色、呻吟之声者,此必死之兆,不得与药。
孩子利如泔、靛者,难效;利如鹅、鸭血者,脾已烂损,不宜与药。 孩子凡有诸色疾苦,但眼睑下垂牵,必定死矣。
孩子疟,皆难效。或发无时,即口噤,咬牙作声,此必死矣,呼为“沥瘠疳疟”,亦名为“锁肠疳”。
孩子渴吃乳食,夜啼作声,此即是腹肚痛。 孩子无故摇头,此是脑顶风。
孩子吃乳食皆出,此是脾冷。 孩子无故肚大、项细、四肢消瘦,筋脉、骨节起,自是小来少乳,嚼食与吃早,成骨热疳劳。先宜与“保童丸”吃,续与“柴胡鳖甲引子”。(“保童丸”方见“一切疳门”中,“柴胡饮子”方见“行迟门”中。)
孩儿头面、胸膊肌厚,臂胫细瘦,行走迟者,是小儿抱损。
孩子鼻流清涕、或鼻下赤痒,此是脑中、鼻中疳极,宜用后方。“青黛散”吹鼻、兼傅鼻下赤烂处(方见疳疾吹鼻门中)。
以前并诊候孩子疾状。孩子气脉未调,藏府脆薄,腠理开疏,看脉以时依方用药。 孩子或夏中热时,因乳母沐浴多使冷水,你得冷气,血脉皆伏,见孩儿气未定便与你,使孩子多胃毒、及赤、白两般恶痢,此乃是你母之过。凡浴后,可令定息良久,候气定,揉与之,即全无患。 师巫烧钱,乳毋须预祝之,勿令着水喷儿,皆令惊、热入心,转成患害,切细慎之。
凡孩子自生,但任阴阳推移、即每六十日一度变蒸,此骨节长来。四肢发热、或不下食乳,遇如此之时,上唇有珠子如粟粒大,此呼为“变蒸珠子”,以后方“退热饮子”疗之,不宜别与方药。(《幼幼新书》注云:“《颅囟经》以六十日为一变,巢氏《病源》以三十二日为一变,说有不同,故兼存之。)
颅囟经卷上·惊痫癫证治
牛黄丸 治小儿胎惊及痫、或心热。
牛黄、龙齿、马牙硝、铁焰粉(各一分)
右为细末,炼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乳食前,熟水调破一丸灌三下。令母忌口。 又、牛黄丸
治孩子惊热入心,拟成痫疾。面色不定、啼哭不出、潮热无度、不吃乳食、大段眼翻露白、手足逆冷、呼唤不应。
牛黄(研)、大黄、独活(各一分),琥珀(炙、别研)、升麻、菉豆粉、大麻仁(别研,各半两) 右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空心、熟水下一丸,顿服之,食后再服一丸。至十岁,加金、银箔各五片,忌煿炙、毒物。
虎睛丸
治孩儿风痫、惊啼不吃乳。
虎睛(一只),犀角、子芩(各等分),栀子仁、大黄(各十分)
右五味,为细末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惊啼不吃你,乳汁下七丸;风痫,米饮下五丸至七丸。儿小,减丸数。取利为度。忌毒物。若有虚热,加知母六分。
又、虎睛丸
治小儿、孩子二十四种惊、痫,壮热、抽掣脚手、呕吐、夜啼、眼肿。
虎睛(一只)、犀角、子芩(各等分)、栀子仁、大黄(各十分)
右五味,为细末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惊啼不吃你,乳汁下七丸;风痫,米饮下五丸至七丸。儿小,减丸数。取利为度。忌毒物。若有虚热,加知母六分。
又、虎睛丸
治小儿、孩子二十四种惊、痫,壮热、抽掣脚手、呕吐、夜啼、眼肿。
虎睛(一只,生用一对),栀子仁、茯苓(各二分),牛黄(少许,生用半两),人参(一分,生用一两),钩藤、大黄(各四分),犀角(末、一分,生用二两),黄芩(一分,生用一两),蛇退(七寸、烧灰,生用一分)
右为末,蜜丸如黍米大。空心、熟水下,随年。丸轻者一服,重者三服,你汁下。亦得生、熟水下。你母忌一切生冷、油腻、毒物。
广利方 治孩子惊、痫不知,迷闷、嚼舌仰目。
牛黄(一大豆)
右为细末,研和蜜水服之。
二十二味虎睛丸 治孩子从一岁至大,癫发无时,口出白沫,小便淋沥不利。 虎睛(一只,生眼四佳,曝干,酒浸令黄色),真珠、蜂房(各三钱),麻黄(二分、去节),钩藤(三分),铁精、防葵、大黄、子芩、龙齿、银屑、栀子仁、羌活(各四分),柴胡、升麻、白藓皮、雷丸(烧令赤)、人参(各三分),细辛(一分半),蛇皮(五寸、炙),石膏(五分),蚱蝉(四枚,去翅、足,炙)
右为末,蜜丸如赤豆大。四、五岁五丸,日再服。大儿十丸。浓煎米饮下,忌生冷、油腻。
颅囟经卷上·疳痢证治
保童丸
治小儿、孩子诸色疳,或腹内虚胀,惊、痫,头发立,常咬手指,脊疳,疳劳,臂胫细弱、倚立不得,及鼻下常赤、清涕,流涎不止,舌上生疮,脑疳,口疳,腹上筋脉。
虎睛(半只)、朱砂、麝香(各一钱),牛黄、龙脑、巴豆、芎藭、桔梗、枳壳、檀香、茯神、人参、当归、羌活、代赭、鹤虱、白术(各半两)
右为细末,下香、砂、巴豆,令匀,炼蜜丸如梧子大。一岁至五岁,每日一丸。十岁,每日两丸。并空心、米饮下。但稍知孩子病甚,即加药与之孩子未较,你母忌生冷、油腻、灸煿、毒、鱼、大蒜、米醋。
又方
治孩子疳、痢、诸色疳、并一十五种病状。一、腹大;二、皮肤黑黄;三、骨节粗;四、眼赤;五、口赤;六、鼻中生疮;七、头发黄;八、咬指甲;九、爱吃土;十、爱吃甜物;十一、身热;十二、头大;十三、脐凸;十四、项细;十五、面无光。并宜常服“保童丸”方。
朱砂、牛黄、麝香、蟾酥(各少许),阿魏(二分)
右、先将朱砂于净器中研如粉,入诸药,一时以蒸饼为丸。忌羊血、生冷等。
又方
治孩子疳气,或酿肚胀上筋脉,头大项细,吃物不知足,夜中即起,腹内长鸣。
大黄(一两)、陈橘皮(二两,酸醋二合、浸二日,晒干)、蜣蜋(二十个,去翅、足、子,热烧醋安之,以杯盖地上,去火毒,冷,取出炒过)
右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日空心、熟水下十丸。忌如常。
紫雪圆方
治小儿五疳、兼腹肚虚胀,疳气烦闷、或时燥渴。
大黄、黄连、代赭(各二分),朱砂、麝香(各少许),杏仁(去皮尖、别研)、肉豆蔻、巴豆(去皮、以冷水浸、别研,各一两) 右为细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空心、米饮汤下一圆。五岁、十岁只可服五丸。临时加减。忌冷水、油腻、炙煿。
朱砂丸 治孩子疳、痢,辨虫颜色、定吉凶。
朱砂(半石莲大)、阿魏(如朱砂大)、蝙蝠血(三、两滴)、蟾酥(少许) 右为细末,和少许口脂调。先以桃柳枝煎汤浴儿后,看小儿大小,以菉豆大填儿脐中,后用纸片向脐中贴之,用青衣盖儿。看虫出来,黄色轻,青黑色重。
青黛散
治孩子鼻流清涕、或鼻下赤痒。
青黛(一钱),芦荟、地龙(各半钱),朱砂(一字匕),瓜蒂(半钱),细辛(一钱),宣连(半钱)
右为细末,和合,吹鼻中,入麝香少许。
保童丸
朱砂、麝香、新蟾酥(各等分)
右研合成剂,合子内盛,丸如麻子大。又于一合子内浸一丸,以箸头点入鼻中,亦名“问命丸”。但孩子病甚,即与吹之,或得七喷,可以治之;五喷即甚;三、两喷即死矣。此不可深着水浸,临时入水亦不畏。 盖脑散
治孩子脑疳、鼻痒、毛发作穗、面色赤。
地榆(炙)、虾蟆(烧,各一分),蜗牛壳(二十一个),青黛、石蜜(各二分),麝香 右为末,吹鼻当有黄水出。忌甜物。
胡黄连丸
治孩子热疳
胡黄连、蟾酥(各等分 )
右为末,蜜丸如菉豆大。五岁,熟水送下二丸。
调中丸 治孩子诸疳、或热攻冲心肺,气急,昼夜有汗,日渐羸瘦,不吃乳食。 柴胡、茯苓、人参、木香、桂心、大黄(湿纸里、煨)、枳壳、甘草(炙)、鳖甲(醋炙,各等分)
右为末,蜜丸如桐子大。每岁两丸,至五岁三丸。熟水下。忌如常。
地黄煎方
治孩子疳劳、肺气热欬、四肢渐瘦、心肺干。 生地黄汁(五两),酥、生姜汁、蜜(各一两),鹿角胶(半两)
右,先将地黄汁安锅内,慢火煎,手不住搅。约五六沸下酥,又五六沸下蜜,次下胶,又下姜汁,慢火煎如稀饧五,即住火。每食后,两度共与一匙头。忌毒物。
又方
治孩儿疳蚀口齿,齿龈宣露、臭秽不可近。 葶苈(炒)、梧桐叶(等分)
右为末,以腊月猪脂调,微煎作膏。取柳木筋子绵褁,微微揾药,时烙。
又方
治孩子疳蚀唇鼻,及诸疮。
硫黄、干漆、文蛤
右等分。烧灰,稍烟尽,研为末,入麝子少许。以帛拭疮脓血后,用药干糁之,立效。
又方
治孩子初患诸色痢,及微有疳气。
右,用枳实,不限多少。炒令黑,拗破看、内外相似,为散。空心、米饮下半钱,以岁加减服之。忌如常。
又方 治孩子赤白痢
阿胶、赤石脂、枳壳(麸炒)、龙骨、诃子(炮半熟、去核,各半两),白术
右为末,一岁、二岁空心、米饮下半钱。
又方
治孩子冷毒疳、痢白脓、疳靛、日加瘦弱,不吃食,腹痛。
青木香(一分)、黄连(半两)
右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一岁以上,空心、熟水下一丸。三岁、五岁服二丸药。性热者,不宜多服。忌生冷。 温脾散
治孩子水泻利,并脾冷、食乳不消,吃你频吐。
附子、干姜、甘草(炮锉各半两),白术(一两)
右为末,空心、米饮下半钱。忌鲜鱼、毒物。
颅囟经卷上·颅囟经卷上考证
一第一页后二行、三行,原本“依后方同药治之”,按,后方已佚,谨签出声明。
二第二页前一行,“以小艾灸三壮”,原本脱“艾”字‘谨增。
三第五页前六行,“灌”字、原本讹“蒲”,谨校正。
四第七页前三行,注“生眼”讹“在眼”,谨校正。
五十二页前七行,稀饧原本讹“稀锡”,谨校正。
颅囟经卷下·火丹证治
黄帝问歧伯曰:“后生少稚,多被恶疾、丹毒二品,若何分之?”歧伯曰:“阳解百年、一十以上为毒,一十以下为丹。丹、毒一也,随其大、小分别之,治之有毒,至依方,万无一差。”
喻人间男女,皆遭丹毒,至依此枉死者,复何限哉!良由信邪师之语,仍被恐之。愚昧之人勿与下手,请依方用之。
今出此图,形状如后。
伊火丹,从两胁起。
神灶丹,从肚起。
尿灶丹,从踝起。
胡吹灶丹,从阴囊上起。
天火丹,从腹背、遍身起。
天雷丹,从头、项起。
熛火丹,从背、甲起。
胡漏灶丹,从脐中起。
废灶丹,从曲臂起。 神气丹,从头、背上起。
土灶丹、从阴踝起。 朱黄丹,赤豆色,遍身上起。
萤火丹,从耳起。
野灶丹,从背脊起。 鬼火丹,从面上起。
伊火丹,从两胁起。
右用猪粪烧灰,并铁槽中泥,拌调涂之,日三。
神灶丹,从肚起。
右用土蜂窠、杏仁、腻粉、生油调涂,立差。
尿灶丹,从踝起。
右用屋四角头茅草,烧灰。使鸡子白调涂之。
胡吹灶丹,从阴囊上起。
右用水茄窠下泥,和苦酒涂之。
天火丹,从腹、背、遍身起。 右用桦皮白末,和生油调涂之。亦用赤石脂、羊脂调涂之。
天雷丹,从头、项起。 右用阴干葱赤末,拌脂涂。又用灶下土、鸡子白调涂。 胡漏灶丹,从脐中起。 右用屋漏水,调灶中土涂之。
废灶丹,从曲臂起。
右用屋四角茅草灰,鸡子白调涂之。
神气丹,从头、背上起。 右用牯牛骨烧灰,羊脂涂之。 土灶丹,从阴踝起。
右用屋四角茅草、灶横麻、及鸡子白调涂之。
朱黄丹,赤豆色,遍身上起。
右用慎火草捣汁,和酒调涂之。
萤火丹,从耳起。
右用慎火草捣汁涂之,生以醋调涂
野灶丹,从背脊起。
右用柔香茸蒴、赤小豆末,涂之,立差。
鬼火丹,从面上起。
右用灶下土,鸡子白调涂之,立差。
颅囟经卷下·杂证
平和饮子
小儿初生,可日与之。
人参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升麻(以上各一分) 右以水一白盏,煎至一合半以来,时时与之。乳母忌油腻。满月及百晬以来加之。临时冷加白术、热加(缺)各半钱。
又方
治孩子脐中不干。 白矾(一钱煅过)、龙骨(一分)
右为细末,入麝香少许。每次使拭脐干,糁之,用帕里,避风。
青木香散
治孩子阴囊或如疝肿胀。 狐阴(一双、炙)、蒺藜(炒)、地肤子、昆布、枳壳(炒)、槐子(炒,各一分)
右为末,一岁、二岁空心、米饮下一钱。
又方
治孩子蛔虫咬心痛,面伏地卧,口吐清水、痰涎。
槟榔、苦栋根、鹤虱(炒,各半两)
右为末,空心、热茶下一钱,以意加减。忌粘食。 杏仁丸
治孩子或渴,此是蛔虫伤。 杏仁(去皮尖)、腻粉(各一分)
右为末,每用唾丸,空心,米饮、茶任下二丸。
又方
治孩子赤遊肿、或如丹,烦渴,浑身赤瘤,壮热。
菉豆粉、铅白霜 右细研,蕓薹汁调涂之。 又方
取铅霜法,将铅来于石上打令薄,掘地作坑可铅片大,以杵捣坑实,满坑着醋,以铅盖定。经一宿去取霜,如珠子大,和药使之。如烦渴,以后服“解热饮子”。
又方
麦门冬、小芦根、竹叶、干葛、漏芦、犀角屑
右用水四合、药半两,煎一合。无问食前、后,徐徐与之。
消石散
治孩儿身上无故肿,但觉肉色赤热。
消石、大黄、菉豆(各等分)
右为末。每用时,随肿大小、取莙荙根研汁,调涂肿上。如有恶物,即看有点子、以膏贴之,四面以散子熁之。若无莙荙根,即用鸡子白、或车前根叶亦得。
又方
治孩子胎中受风,长后或满身生疮,沸痒如疹痨,或如饥饱痒疮。葱白、硝、臭黄、硫黄(各等分)
右,用油半两烧令热,下少许蜡,先剥葱白三茎,细切,待油热即泼葱上,细研。续下硫黄、臭黄、硝,更研之,旋涂。
茴香散
治孩儿赤眼,并胎热,及疳障多泪。 茴香、冬青胆(阴干)、生甘草
右为细末。每洗眼时,取药一分、水一盏,煎十沸后,温洗之。或孩儿长大,即加药并水。
引子方
孩儿用药洗眼,后可更服之。
知母、黄芩、青箱子、地蛹子、秦皮、车前草、山栀子、独活(各等分)
右药,以水五合煎二合,去滓,温服。忌食如常。
又方
治孩子聤耳
白矾(半两、烧过)、龙骨、铅丹(烧,各一分),麝香(少许)
右为末。以绵裹竹枝子净,探脓水,以一小豆大药傅之,别以绵裹塞填之,勿令见风。
又方
治小儿聤耳
石硫黄(制)
右为细末,以糁耳中,日一夜一。
又方 治孩子小便不通。
茯苓、通草、冬瓜子、车前子(各等分)
右,以水四合、药半两,煎一合半,作二服。忌油腻。 侧柏散 治孩儿风热
侧柏、郁金、天麻(酒浸一宿)、干蝎、天南星、地黄(去土)、子芩、大黄(以上各半两)
右为末。治风及惊,温酒下;退热,每夜熟水下半钱。
柴胡引子
治小儿行迟,小儿自小伤抱、脚纤细无力,行止不得。或骨热疳劳肌肉消瘦。
柴胡、鳖甲(米醋涂、炙)、知母、桔梗、枳壳(麸炒、去瓤)、玄参、升麻 右药等分,并细锉。每日煎时,三岁以下取药半两、水五合,煎二合,去滓,分两服,空心食前、后各一服。忌毒物。饮后用“澡浴方”。
澡浴方
苦参、茯苓皮、苍术、桑白皮、白矾(各半两),葱白(少许)
右药锉细,每浴时取一两、沸水二升,浸药后,通温与儿浴之。避风。于温处妙。
又方
治小儿数岁不能行。
取葬家未开户,盗其饭食来以哺之,不过三日便起行。勿令人知之。
雜證 平和飲子
小兒初生,可日與之。
人參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升麻(以上各一分)
右以水一白盞,煎至一合半以來,時時與之。乳母忌油膩。滿月及百晬以來加之。臨時冷加白术、熱加(缺)各半錢。
又方
治孩子臍中不乾。
白礬(一錢煅過)、龍骨(一分) 右為細末,入麝香少許。毎次使拭臍乾,糝之,用帕裏,避風。
青木香散
治孩子陰囊或如疝腫脹。
狐陰(一雙、炙)、蒺藜(炒)、地膚子、昆布、枳殻(炒)、槐子(炒,各一分)
右為末,一歳、二歳空心、米飲下一錢。 又方
治孩子蛔蟲咬心痛,面伏地卧,口吐清水、痰涎。 檳榔、苦棟根、鶴蝨(炒,各半兩)
右為末,空心、熱茶下一錢,以意加减。忌粘食。
杏仁丸
治孩子或渴,此是蛔蟲傷。
杏仁(去皮尖)、膩粉(各一分)
右為末,毎用唾丸,空心,米飲、茶任下二丸。
又方
治孩子赤逰腫、或如丹,煩渇,渾身赤瘤,壯熱。 菉豆粉、鉛白霜
右細研,蕓薹汁調塗之。
又方
取鉛霜法,將鈆來於石上打令薄,掘地作坑可鈆片大,以杵擣坑實,滿坑着醋,以鈆盖定。經一宿去取霜,如珠子大,和藥使之。如煩渴,以後服“解熱飲子”。
又方
麥門冬、小蘆根、竹葉、乾葛、漏蘆、犀角屑
右用水四合、藥半兩,煎一合。無問食前、後,徐徐與之。
消石散 治孩兒身上無故腫,但覺肉色赤熱。
消石、大黄、菉豆(各等分)
右為末。毎用時,隨腫大小、取莙薘根研汁,調塗腫上。如有惡物,即看有点子、以膏貼之,四面以散子熁之。若無莙薘根,即用雞子白、或車前根葉亦得。
又方
治孩子胎中受風,長後或滿身生瘡,沸癢如疹癆,或如飢飽痒瘡。葱白、硝、臭黄、硫黄(各等分)
右,用油半兩燒令熱,下少許蠟,先剥葱白三莖,細切,待油熱即潑葱上,細研。續下硫黄、臭黄、硝,更研之,旋塗。
茴香散
治孩兒赤眼,并胎熱,及疳障多淚。
茴香、冬青膽(陰乾)、生甘草 右為細末。毎洗眼時,取藥一分、水一盞,煎十沸後,温洗之。或孩兒長大,即加藥并水。 引子方
孩兒用藥洗眼,後可更服之。
知母、黄芩、青箱子、地蛹子、秦皮、車前草、山梔子、獨活(各等分)
右藥,以水五合煎二合,去滓,温服。忌食如常。
又方
治孩子聤耳
白礬(半兩、燒過)、龍骨、鉛丹(燒,各一分),麝香(少許)
右為末。以綿裹竹枝子淨,探膿水,以一小豆大藥傅之,别以綿裹塞填之,勿令見風。
又方
治小兒聤耳 石硫黄(製)
右為細末,以糝耳中,日一夜一。
又方
治孩子小便不通。
茯苓、通草、冬瓜子、車前子(各等分)
右,以水四合、藥半兩,煎一合半,作二服。忌油膩。
側柏散 治孩兒風熱
側柏、鬱金、天麻(酒浸一宿)、乾蝎、天南星、地黄(去土)、子芩、大黄(以上各半兩)
右為末。治風及驚,温酒下;退熱,毎夜熟水下半錢。
柴胡引子
治小兒行遲,小兒自小傷抱、脚纎細無力,行止不得。或骨熱疳勞肌肉消瘦。
柴胡、鼈甲(米醋塗、炙)、知母、桔梗、枳殻(麩炒、去瓤)、玄參、升麻 右藥等分,並細剉。每日煎時,三歳以下取藥半兩、水五合,煎二合,去滓,分兩服,空心食前、後各一服。忌毒物。飲後用“澡浴方”。
澡浴方
苦參、茯苓皮、蒼术、桑白皮、白礬(各半兩),蔥白(少許)
右藥剉細,毎浴時取一兩、沸水二升,浸藥後,通温與兒浴之。避風。於温處妙。
又方
治小兒數歳不能行。
取葬家未開户,盗其飯食來以哺之,不過三日便起行。勿令人知之。